南都讯 记者杨文君 发自北京 9月4日上午,商务部发布公告,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光纤产品采取反规避措施,该案系中国首起反规避调查。9月4日下午,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负责人就中国这起反规避调查进行了回应。
据商务部消息,应中国国内企业申请,2025年3月4日,商务部发布首起反规避调查立案公告,依法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截止波长位移单模光纤产品发起反规避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决定自2025年9月4日实施反规避措施。
何为反规避调查?据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反规避调查指进口国调查机关针对反倾销或反补贴措施生效后,出口商通过对产品做微小改动或在第三国(或进口国)进行简单加工组装,以逃避已有反倾销反补贴税而开展的专项调查和裁定程序。
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负责人表示,反规避调查符合中国法律和世贸规则,旨在维护现行贸易救济措施的权威性,确保贸易救济措施的实施效果。《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第三十六条和第四十九条规定,商务部可对规避对外贸易救济措施的行为发起调查并采取必要的反规避措施。
该名负责人还介绍,2025年7月30日,商务部公布了《贸易救济措施反规避调查规则》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公众意见。目前,相关公众意见已收集完毕。商务部将在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中国贸易救济调查制度。
“中国一贯审慎、克制实施贸易救济措施,坚定维护公平和自由贸易。同时,我们也会采取必要措施坚决维护现行贸易救济措施的有效性,保护国内产业的合法权益。”上述负责人还说。
此外,南都N视频记者了解到,此前,我国企业也遭遇过美国的反规避调查。例如,2022年4月,美国启动了对中国光伏产品经由四个东南亚国家对美出口以规避原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的调查,调查涵盖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并于同年12月、次年8月分别作出肯定性初裁和终裁,认定上述四国在“全国范围”(country-wide)内存在规避;8家应诉企业中,仅3家企业被认定为不存在规避行为。即使是该3家被认定为“不存在规避”的应诉企业,仍需通过提交“声明”的方式免于征税,该声明模板要求出口商和美国进口商承诺该产品由特定企业生产并出口至美国,硅片来源于特定供应商,且符合经过美商务部认定的、不存在规避的情形。
因此,有业内律师提醒,3月以来,特朗普“对等关税”引发国际社会强烈反应。“对等关税”最终如何收场姑且拭目以待,但是企业不能被“牵着鼻子走”,在选择应对策略时应当充分了解美国各种贸易投资限制工具云南炒股配资,充分评估风险,结合实际做出合理决策。其中,反规避调查就是值得关注的一点。
富牛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